公司新闻

误信偏方,出生4天的孩子被扎成“筛子”,这些退黄疸偏方别瞎用

2023-02-28 00:00:00    来源:    点击:770    喜欢:0
4天的孩子,身上布满了针孔,谁能想到,竟是亲生父母所为!


原来,宝宝出生后,黄疸偏高,其父母便听信偏方——用针扎婴儿穴位退黄。

结果非但没有退黄效果,反而导致宝宝生命垂危。宝宝被送到医院时已经生命垂危,反应很差,不哭也不动,烧到38度多,浑身皮肤都很暗。


后来我搜了一下,“民间偏方”退黄惹祸还真不少!!!



以下偏方万万不能用:


1、点灯火


在有些地区,会认为孩子黄疸是“撞邪”所致,于是用“点灯火”的方法进行治疗。


所谓的“点灯火”,就是用点燃的灯芯草在身上戳,据说戳出血点,就能“驱邪”、“治病”。

这样做不但不能退黄,还会导致孩子皮肤灼伤。

2、泡药澡

之前听一位月嫂姐姐说过,她服务的一户人家,家里的老人见孩子黄疸,非要用“藏红花”给孩子洗澡,还喂孩子中药和“珍珠粉”,结果宝宝不但黄疸越来越严重了,差点要了小命!

3、服用茵栀黄口服液

有些家长带黄疸宝宝去医院检查,医生会给开茵栀黄口服液。其实,茵栀黄注射液早已被药监局禁用。

2016 年 8 月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CFDA)就发布公告,明确指出新生儿、婴幼儿(三岁以内)禁止使用茵栀黄注射液。


因为口服茵栀黄的退黄原理跟腹泻类似,就是让孩子多排便,将多余的胆红素排出体外,黄疸自然就退了。

但是,新生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全,如果出现腹泻,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。

科学的退黄方法

1. 母乳喂养退黄

尽早母乳喂养。因为喂养宝宝越早,胎便就会越早排出;另外,也要给宝宝充足的水分,保证宝宝一天排尿6~8次。


2. 晒太阳

让太阳晒晒宝宝的皮肤,主要晒脑后部、背后和小屁屁,最好选择上午11点以前,一般晒10~20分钟左右;

要用不透光的黑布遮盖宝宝的双眼,保护好眼睛,并注意保暖,且不要晒伤宝宝的皮肤。

3. “光照疗法”

根据宝宝的黄疸程度,可能需要在医院采取光照疗法来退黄,即我们通常所说的“照蓝光”,需要在医院进行。

严重黄疸可能会引起可怕的胆红素脑病,对宝宝健康造成永久性伤害。

所以,妈妈们要及时发现宝宝的黄疸类型,然后采取相应的办法,给宝宝一个健康的未来。

4、“补充益生菌”

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来改善孩子黄疸情况。纽乐曼动物双歧杆菌Bb-12对黄疸的恢复是有一定的帮助,主要是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,促进胆红素排泄。

Bb-12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,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,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,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。对肠绞痛、腹泻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。


胆红素的代谢经肠肝循环,但新生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。补充纽乐曼动物双歧杆菌Bb-12让益生菌尽快在肠道中占位,抑制致病微生物,帮助肠蠕动,增加胆红素排泄,缩短黄疸天数,有效治疗黄疸。

居家护理如何判断宝宝的黄疸程度?

1、仔细观察黄疸变化

在自然光线下,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,如果仅仅局限于面颈部、躯干、巩膜及四肢近端,一般不过肘、膝,宝宝情况好、吃奶佳,一般为生理性黄疸。

如果发现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疸,即为重度黄疸,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。


2、观察宝宝日常生活

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,精神及胃口都不好,或者体温不稳、嗜睡,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,都要去医院检查。

3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

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,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,大便会变白,但不是突然变白,而是愈来愈淡,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,就必须带孩子看医生。

4、勤喂母乳或配方奶

若为母乳性黄疸,可根据医嘱继续母乳喂养,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,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。

上一篇:消化不好≠吸收差,宝宝4大消化2大吸收问题解决办法赶紧收藏!
下一篇:【直播预告】纽乐曼“春季万物生,长高我先行”,3月3日晚不见不散!